启童知红脉,聚力向未来--山东管理学院劳动关系学院红脉寻迹知行团暑期 "三下乡" 实践纪实

爱国是中华民族历经千年沉淀下来的精神内核,是在历史长河中始终燃烧的精神火焰,更是在新时代培养能够肩负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时,必须坚守的根本基调。为在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山东管理学院劳动关系学院“红脉寻迹知行团”于7月24日奔赴日照市五莲县洪凝街道,联合五莲县团委,开展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暑期“三下乡”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活动当天,实践团队员们提前抵达现场,对活动场地进行了细致布置。明亮的室内空间里,桌椅摆放整齐,爱国主义宣传海报有序张贴,为活动的开展营造了庄重而温馨的氛围。身着鲜艳红马甲的大学生们精神饱满,以热情饱满的状态投入到与当地青少年的互动交流中,用青春活力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实践团队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活动始终,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兼具教育性与趣味性的实践课堂,让红色基因在互动中浸润青少年心灵。团队成员首先开展了系统的爱国主义宣讲,从革命战争年代的英雄事迹讲到和平建设时期的奋斗故事,从爱国精神的历史内涵解析到新时代爱国情怀的实践路径,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孩子们对爱国主义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宣讲过程中,队员们注重与孩子们的互动,通过提问引导他们思考“爱国是什么”“如何爱国”等问题,在潜移默化中在他们心中播撒信仰的种子。

宣讲结束后,团队通过免费发放五星红旗、开展国旗知识问答等互动形式,进一步激发孩子们对国旗国情的认知热情。当鲜红的五星红旗递到孩子们手中时,他们小心翼翼地捧着,眼神中充满了崇敬与自豪。知识问答环节,“五星红旗的红色象征着什么”“五颗星代表着怎样的含义”等问题接连抛出,孩子们踊跃举手作答,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对于回答不够完整的孩子,团队成员耐心补充讲解,帮助他们全面了解国旗背后的历史与意义,让爱国之情在问答中不断升温。

在艺术创作环节,团队成员用心指导孩子们进行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手工制作和绘画创作,将抽象的爱国情感转化为具体的艺术表达。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有的用彩纸剪出五角星拼贴成红旗,有的在画纸上描绘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有的则画出了自己心中“强国少年”的模样。五莲县团委领导全程观摩了孩子们的创作过程,在查看绘画成果时,对作品中展现出的童真童趣与真挚爱国情怀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这样的创作活动让爱国主义教育变得更加生动鲜活。

实践团的活动得到了当地社会的广泛关注,日照市电视台记者来到现场,对团队成员进行采访拍摄,用镜头记录下大学生们的青春热忱与孩子们的成长瞬间。活动期间,五莲县委领导也亲临现场,亲切慰问了实践团成员,详细了解活动开展情况后,对活动的意义和价值给予了充分肯定,称赞青年学子们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

活动的最后,在团队成员的带领下,全体人员共同高呼“我爱你,中国”,嘹亮的声音在活动场地回荡,汇成一曲动人的爱国赞歌。随后,大家共同合影留念,将这段充满教育意义和真挚情感的实践时光永远定格。

此次“三下乡”活动,山东管理学院的青年学子们以青春之力搭建起联通大学生热情与青少年成长的桥梁。他们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引导当地青少年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让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刻领悟爱国主义的真谛,推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凝聚起奋进新时代的青春力量,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


标签:

新疆无人机执照考区指南:瑞途航空培训基地如何助力飞手圆梦?
语通中外助振兴,青春建功“百千万”: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以语言